今天我要分享的,是一家与我们深度合作两年的企业蜕变的故事。这家年销售额超8000万的锂电池工厂全流程设计的企业,技术实力过硬却屡屡在知识产权管理上栽跟头——核心专利因年费管理疏忽失效,对科技资质申报更是毫无头绪。创始人王总道出了许多技术型企业的通病:"我们对科技项目申报完全是个门外汉。"
2023年初,我们开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项目申报服务。通过对企业的深入了解,我们为企业量身定制了"三步走"的科技资质申报战略:一是重构知识产权体系,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规划,并建立专利年费监控机制;二是优化研发管理体系,建立研发费用归集制度,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管理;第三是规划企业资质申报阶梯,"科技型中小企业"到"科技小巨人"的阶梯式突破。
特别在财务规范方面,我们与财务总监建立了深度协作机制。从月度财务数据核算到年度汇算清缴,从研发人员名单核定到高新收入进销项核算,我们协助企业建立了完整的财务体系,让企业财务状况变得更清晰透明,更显著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。
成果在2023年开始显现:企业成功获得国家级"科技型中小企业"资质,享受100%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;到2024年,更是实现了资质荣誉的"大丰收"——先后斩获"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"、"松江区专精特新"、"上海市专精特新"以及"高新技术企业"等称号,直接获得几十万元政府扶持资金,同时享受所得税减免、研发费加计扣除等多项政策红利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一过程,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完整的资质体系,为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外,企福科创服务部推荐的专业服务机构,为客户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资质的蝴蝶效应在2025年迎来高潮。随着"专精特新"、"高新企业"等金字招牌的加持,加上规范的财务表现,企业吸引了某超级大厂的关注。上半年,这家超级大厂以占股三分之二的比例完成战略注资,不仅彰显了对企业价值的认可,更将企业带入了全新的发展赛道。这次合作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,更打开了产业资源整合的通道,使企业估值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这个案例也生动诠释了我们科技项目申报服务的核心价值:要始终以"企业科技项目申报专家"的视角,从知识产权布局到财税合规管理,再到资质体系构建,为企业打造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科技赋能方案。在每一个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提前布局——这,才是我们陪跑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讲述人:企福集团科创服务部 李长桂